今天,乙巳蛇年首個工作日,山東召開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
高規格的“新春第一會”向全社會釋放出鮮明信號:新一年,山東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奮斗姿態,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
考慮到“新春第一會”的風向標意義,可以預測,改革創新將被山東“置頂”,成為新一年工作的主旋律。
作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的標志性改革舉措,此次大會明確了今年10項重點改革,分別是:
融資平臺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
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
能源轉型改革
國資國企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
濟青都市圈協同聯動改革
城鄉融合機制改革
制度型開放改革
要素市場化改革
營商環境改革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為什么是這10項任務成為2025年山東改革創新的TOP10?
簡單來說,它們都是今年山東向著“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這一目標奮進過程中的必須點亮的“技能樹”。
TOP10中很多是中央明確的任務部署。
比如融資平臺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大部署。對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穩妥處置風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則將其改革化險確定為2025年金融監管首要任務。對于這些“必答題”,作為經濟大省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山東有責任義務堅決貫徹落實,并在過程中探索突破,創新打樣,答出高分。
有些是山東的優勢所在。
比如國資國企改革。山東是國資國企大省,國有企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骨干作用,必須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重點,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有的關乎山東高質量長遠發展和競爭優勢。
比如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和營商環境改革,能夠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創新活力,增強區域競爭力。比如能源轉型改革。去年底,山東累計光伏裝機約73吉瓦,位列全國第一;風電裝機位列全國第五;新型儲能裝機位列全國第三。肩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的使命,完成年內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2000萬千瓦的任務,山東有必要繼續保持能源轉型改革的強大力度,進一步培優固強這一優勢。
有些則是創造新增量、培育新優勢的潛力點。
比如濟青都市圈協同聯動改革、城鄉融合機制改革、要素市場化改革等。可以想見,10項重點改革將貫穿全年,為山東推進各項工作提供明確的著力點和有力的抓手。各級各部門如能很好貫徹落實,10項重點改革勢必持續走向深水區,并誕生更多更有價值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有人說,改革是糾錯,改革是創新,改革也是高質量發展。
山東10大標志性改革成效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眾新聞記者 李振 統籌 趙洪杰)